滴雞精 滴雞精 滴雞精

中醫認為雞肉,性味甘溫,具有溫中益氣、補虛填精、健脾胃、強筋健骨等功效,對虛勞、消瘦、病後虛弱、健康調理、產婦補養等,效益都很顯著,可治療身體虛弱而引起的乏力、頭暈等症狀,對於男性來說,由腎精不足所導致的小便頻繁、耳聾、精少精冷等症,也可以補充雞肉緩解,坊間以雞為主的補品很多,其中又以雞湯、雞精和滴雞精最為常見。

(1)雞湯:雞肉是良質蛋白質來源,也是人體所須氨基酸,礦物質、維生素的來源,比豬肉或牛肉含有較低的脂肪,將雞隻或雞肉以慢火長時間熬煮,可熬出一鍋好高湯,鮮美的滋味易使人開胃,但因未經特別處理,其中的蛋白質仍為大分子,和雞精與滴雞精的小分子蛋白質比較起來,較不易被人體吸收利用。 

(2)雞精:雞精是用雞隻加上大量的水煮之後,以熬出的雞湯為基底,經冷卻、過濾、濃縮、加味(焦糖),比雞湯多了一道過濾脂肪和膽固醇的程序,使飲用起來較無負擔,但雞精基於成本考量,大多採用養殖期較短(約33到39天齡)的白肉雞,營養價值僅比雞湯好一些,且特有腥味讓不少人敬而遠之。 

(3)滴雞精:綜合上述雞湯與雞精的優點,因製程中完全不加一滴水,慢火恆溫隔水蒸煮15小時以上,完整保存雞隻精華,可補充微量蛋白質、胺基酸、維生素、礦物質,且口感與雞湯一樣有自然的香甜,但容易將過多的脂肪一起吃下肚,若能將滴雞精先冰過,將上層油脂去除再飲用,則可降低攝取過多油脂。 

普林量高痛風不宜

哪些疾病患者不建議飲用:(1)胃病者:如胃炎、胃潰瘍等患者,飲用雞精、高湯等燉品會刺激胃酸大量分泌,造成胃部疼痛,還會增加胃腸負擔。(2)膽道疾病者:因脂肪的消化須膽汁一起參加,如多喝易刺激膽囊收縮,易引發膽囊炎復發及加重。(3)高血脂和脂肪肝者:雞的脂肪被吸收後,會促使血脂進一步升高,造成脂肪在肝內積聚或血管內膜沉積,引發心血管或肝方面的疾病及加重。(4)腎臟疾病者:如急性腎炎、急慢性腎功能不全等患者,攝取過多蛋白質,會使尿素氮升高,造成病況加重,此外雞精含有大量的鉀離子,也會加重腎臟負擔。(5)痛風:因動物內臟、濃肉湯汁、雞精等食品普林量高,易使尿酸升高,造成痛風發作。(6)高血壓:因鈉量攝取過多時,易引起血壓升高,故應避免食用醃製蔬菜、蜜餞、雞精等含鈉量較高的食品。 

過度食用 無法吸收

總結:(1)人體所需的營養素,以天然食物為主較好,不應以營養補充品來補充身體所需的全部營養。(2)補品須視個人身體狀況而定,並非每個人都需進補,以免補過頭反傷身。(3)若有痛風、血中尿酸過高、高血鉀或高血壓等疾病問題,服用前需與營養師或醫師討論後再食用。(4)有些市售的滴雞精會依年齡或性別加入不同中藥材,但每個人體質不同,要安全飲用,最好先詢問中醫師。(5)有些家長認為,好的補品就要讓小孩每天當水喝,但過度食用不但身體無法吸收,反而造成身體更多負擔,尤其幼童腎臟要到12歲才發育完成,若從小就把這類蛋白營養品當水喝,易造成幼童腎臟負擔。 

湯之寶滴雞精

參考資料

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appledaily/article/headline/20141109/36196794/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veryme1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